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推行了供应、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且达到数额较大的规范。为了帮助大伙更好的认知有关法律常识,找法网记者整理了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有关的内容,大家一块儿认识一下吧。
1、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供应、购买假币或者明知是假币而运输,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的,就能以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立案,并予以刑事处罚。
2、构成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处罚标准
对于供应、购买、运输伪造货币罪的处罚,刑法规定了三档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本罪是行为犯,并不需要有特定结果的发生,因而行为人只须将供应、购买或者运输之行为推行完毕,即可构成既遂。因为本罪展选择性罪名,因而行为人只须将它中任何一种行为而不是三种行为推行完毕都可构成既遂。但供应、购买或者运输行为也存在一个过程,因此也存在行为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把行为推行完毕的可能。如行为人在供应或购买伪造货币当中正讨价还价时被抓获的,或者行为人在运输伪造的货币途中被截获的等,都展于犯罪未遂。因此,不可以觉得行为人一推行供应、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就都构成既遂。
以上就是找法网记者为你详细介绍的关于供应、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有关内容。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若你还有哪些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